Search


【深度報導寫作】寫作物理學
***
「寶可夢」狂熱,虛擬當道,但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【深度報導寫作】寫作物理學
***
「寶可夢」狂熱,虛擬當道,但人們彷彿遺忘了,閱讀(聽故事) 其實是人類最早的虛擬時空體驗。

我們跟著故事穿越銀河、進入洪荒;隨著英雄的腳步攀爬荒寒的高峰,也隨著落拓詩人流下滄桑的淚水。

從閱讀者經驗需求出發,一位寫作者也就不能輕忽「寫作的物理學」。

***
一、時間。
時間感與空間感,是人類最重要的自我感官定位。

「現在是何時?我身處何方?」其實都是我們腦神經時時刻刻在關注的問題;也許我們並不自知,但只要我們不那麼確定時,就必然生心恐慌。

閱讀是一趟時空穿越的旅途,絕不要讓讀者迷失在混淆不清的時光之流。寫作的「敘述線」不一定要按照時間序排列,可以預敘,也可以倒敘,更可以按主題結構鋪陳;但無論如何,必要的時刻請讓讀者看一下手錶。

二、空間。
時間的清晰,讓讀者得以安心;空間的體驗,則在強化閱讀的樂趣。

人物在特定空間中的活動、場景的細部描述,都可以引領讀者進入更生動的閱讀體驗。好的寫作,必然能鋪陳豐富、生動,同時又扣緊主題的立體空間感。

三、速度。
生命的停滯、陷落是一種痛苦,閱讀也是。寫作必須有進展,用情節推動故事,讓閱讀的速度得以開展。

速度的變化,構成閱讀節奏的律動,這可為讀者帶來一種流暢的閱讀體驗。情節的變化,形成大律動;敘事與概述的變化,形成中律動;句法的變化,形成小律動;標點的變化,形成微律動。

四、溫度。
寫作的溫度可以是感官的,冷熱寒涼,季節遞變,為讀者帶來親臨其境的感受。

但更重要的是,寫作的溫度還涉及閱讀心理的感受。敘事寫作包含三個層次:發生什麼事?人們怎麼想?這有何意義?讓人物適度對經歷的事流露情感,有溫度的故事才能觸動讀者的閱讀情緒,也才能向讀者傳遞寫作者要彰顯的故事意義。

五、角度。
寫作的視角,就如同攝影鏡頭的變化,近景、中景、遠景,構成閱讀視覺的變化。

寫作的視角,也不僅是物理的,它同時也有心理的視角。寫作的視角可以是從外到內──客觀行為觀察、主觀言語感受,再到深層心理分析。

但必須牢記的是,深度報導寫作不是在寫小說,寫作者永遠要對人性的複雜度與不可測,心懷謙遜,避免逾越!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「編輯」,當然值得作為一種志業來追尋,它既啟蒙世界,也發現了自己。
View all posts